2013年孫文論壇學術研討會
主題:孫中山先生的政治思想與實踐

◎ 主辦單位: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、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、財團法人極忠文教基金會、台灣唯心世界和平促進會
◎ 協辦單位:中華孫子兵法研究學會、天帝教天人研究總院、鐳力阿道場管理委員會、中華宗教哲學研究社、中華天帝教總會、中華紅心字會、涵靜書院、天極行宮管理委員會
◎ 活動時間:2013年10月11日(週五)至13日(週日)
◎ 活動地點:10月11日中興大學社管大樓(台中市國光路250號)10月12-13日南投鐳力阿道場(台灣省南投縣魚池鄉中明村文正巷41號)
議 程
2013年10月11日(週五)
地點:中興大學 社管大樓
| 場 次 | 議 程 | |
| 08:00-09:00 | 報 到 | |
| 09:00-09:10 | 開幕式-大會主席 蔡東杰所長 | |
| 09:10-09:30 | ||
| 專題演講一 | 演講者 | 主 題 | 
| 張亞中 | 兩岸共同實踐孫中山的政治理想 | |
| 10:20-10:40 | 茶 敘 | |
| 第一場研討 | 發表人 | 主題 | 
| 主題一:孫中山政治思想及其環境背景 | ||
| 馬 勇 | 孫中山革命思想起源:一個政治史的解讀 | |
| 王維江 | 孫中山與德國 | |
| 劉久清 | 民主、中華現代性與中山思想 | |
| 黃崇修 | 《禮記》思維向度下的亞洲和平—以孫文大亞洲主義為開端 | |
| 劉阿榮 | 評論人 | |
| 12:30-13:30 | 午餐/休息 | |
| 專題演講二 | 演講者 | 主題 | 
| 周陽山 | 孫中山的思想體系與中國模式 | |
| 14:20-14:40 | 茶 敘 | |
| 第二場研討 | 發表人 | 主 題 | 
| 主題二:孫中山政治思想中的主要制度設計 | ||
| 尹媛萍 | 孫中山憲法觀述略 | |
| 王 杰 | 孫中山民主共和取向及其昭示價值 | |
| 彭立忠 | 孫中山均權制度的再省思 | |
| 馬 勇 | 評論人 | |
| 16:10-16:30 | 茶 敘 | |
| 圓桌論壇一 | 主題:超越時代限制的孫中山思想 | |
| 與談人:尹媛萍、蔡東杰、劉阿榮 | ||
| 17:50-18:10 | 第一天發言總結 報告人:步 平 | |
| 18:10-20:30 | 晚宴(中興大學盛宴餐廳) | |
2013年10月12日(週六)
地點:鐳力阿道場 大同堂
| 場 次 | 議 程 | |
| 08:30-09:00 | 黃庭敬禮 | |
| 專題演講三 | 演講者 | 主 題 | 
| 段培君 | 孫中山現代化綱領與中華民族的戰略未來 | |
| 09:50-10:10 | 茶 敘 | |
| 第三場研討 | 發表人 | 主 題 | 
| 主題三:孫中山政治思想對當代中國之影響 | ||
| 張寶明 | 思想家與實行家:孫中山政治思想構建中的角色兩難 | |
| 李在全 | 讓政黨介入司法:孫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與實踐 | |
| 李俊領 | 從1912年國家祭祀看孫中山的禮儀觀 | |
| 何振盛 | 以孫中山政黨觀檢視台灣政黨變遷 | |
| 謝政諭 | 評論人 | |
| 12:00-13:30 | 午餐/休息 | |
| 專題演講四 | 演講者 | 主 題 | 
| 張益瑞 | 中山先生思想與中華文化道統之追根溯源 | |
| 第四場研討 | 發表人 | 主 題 | 
| 主題四:孫中山政治思想與未來中國發展 | ||
| 周溯源 | 孫中山民生主義思想的當代意義 | |
| 匡思聖 | 孫中山政治現代化主張與兩岸政治發展 | |
| 潘兆民 | 中國大陸的區域發展與孫文學說 | |
| 廖舜右 | 中山思想與兩岸未來之發展 | |
| 尹媛萍 | 評論人 | |
| 15:50-16:10 | 茶 敘 | |
| 圓桌論壇二 | 主題:中山思想與全球在地化 | |
| 與談人:馬 勇、張寶明、宋興洲 | ||
| 17:30-17:50 | 第二天發言總結報告人:蔡東杰 | |
| 17:50-19:00 | 晚 餐 | |
| 19:00-20:30 | ||
2013年10月13日(週日)
地點:鐳力阿道場 大同堂
| 場 次 | 議 程 | |
| 專題演講五 | 演講者 | 主 題 | 
| 楊天石 | 蔣介石實踐孫文政治思想的「八年抗戰」 | |
| 09:50-10:10 | 茶 敘 | |
| 圓桌論壇三 | 主題:未來中國應有之思想道路 | |
| 與談人:步 平、楊天石、段培君、宋興洲、呂宗麟、謝政諭、劉久清 | ||
| 12:10-12:40 | 閉幕式 | |
| 12:40- | 午餐、賦歸 | |
會場議事規則:
一、各場次主持人、論文發表人、出席人員請準時到達會場。
二、各場次研討會時間分配規則如下:主持人5分鐘,論文發表每位20分鐘,評論人25分鐘,若有多餘時間則交由主持人運用。
三、發表時間到時,將會舉牌提醒,剩5分鐘、2分鐘、時間到,各舉牌一次。
四、論文宣讀完畢,進行討論,請依下列規定行之﹕
‧每人發言以2分鐘為限。
‧對同一論文每人發言以不超過2次為原則。
‧與會人員發言時,應先經主持人許可,報明姓名、服務單位,然後發言;兩人以上欲同時發言時,由主持人裁定優先順序。
‧與會人員發表意見,除口頭外,並得以書面為之,交由服務人員遞送主持人。
‧發言內容應切合論題,並力求節省時間;必要時,主持人得促請注意或請其停止發言。
附錄:
一、中山思想今何在?
三、黃河九曲終向東流:三民主義是廿一世紀人類發展進化之主流(陳福成:節錄自《天帝教的中華文化意涵》第六章)
八、鐳力阿道場簡介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