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第二十四屆天帝教天人實學研討會」徵稿說明


Posted on :

壹、 緣起

  天帝教天人實學研討會(以下簡稱研討會)乃在於探討「天人之學」,而其研究方向包含四大部份,分別為「天人文化」、「天人親和」、「天人合一」及「天人炁功」,其中以「天人文化」為首,並以「後天科學、哲學理論」為基礎,進而探討宇宙形而上之學,建立宇宙人生觀;其次,「天人親和」則是在於以「人的有形軀體」與大宇宙、大空間多度空間以上的超人、真人直接親和。至於「天人合一」乃中國人幾千年來在思想上的最高境界,惟人類受限於物理上的束縛,如何將此一障礙排除,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的先知、先覺前輩不斷努力窮究其理,終於發現一個道理:想要達到人類思想上最高境界—「天人合一」,必須處「虛靜」而後能得。至於由靜而定,或由定而靜,全靠個人去體會。因此「天人合一」的研究,是人類貫通天人、啟發智慧的根源;而「天人炁功」則是自天德教、天人教乃至天帝教,由「精神治療」、「精神療理」、以迄「天人炁功」,儘管名稱各不相同,而其紿終不變的均是為了配合人間需要,以正氣袪除疾病為手段,而以診心為目的,均不曾因名稱的更迭而有所不同。

  有關研討會之訂名,第一屆以「天人之學」為名,而維生先生於 師尊還在世時,就提出了「天人實學」的說法,亦即實學是可以實踐、實用、實修的學術。研討會從第二屆起,「天人之學」更名為「天人實學」,以彰顯「實」的意義。天人實學的基本精神有三:
一、 實事求是的精神:
  天人實學可以實踐,通過實證以驗證人與天的關係,雖說不談感應不是宗教,但用我們的語言談感應,提出親和的觀念,與一般的感應並不完全相同,是以實際的觀念證明人與天的關係,通過實踐達到天與人之間的溝通。
二、 學以致用的精神:
  天人實學的修持,可以實用於人生。
三、 積極進取的精神:
  天人實學講求奮鬥不懈、入世苦行,天帝教要求同奮在人間滾滾紅塵中,一面生活,一面修道,這是入世苦行,是天帝教天人實學的基礎,我們要盡人道,要修天道,在天道、人道中求取平衡,天帝教的奮鬥具有樂觀昂揚的氣質。
前揭三種精神是天人實學的基本精神,足以成為天人實學共同發展的方向。

  天清地寧的宇宙法則在多則聖訓中被反覆強調,如先天斗姥大聖元君所示:「乙巳年全球化劫禳災解厄春季法會啟動…唯有分清別濁,撥亂返和,暢行正道」。這揭示了一個根本宇宙規律——唯有通過持續的淨化與分辨過程,才能達到「陰安陽泰」的理想狀態。當代社會正面臨多重危機疊加的挑戰,春劫行運至今已進行了廿四年,地、水、火、風諸劫同步降臨,疫毒、災劫、氣候異常、蟲害並發,國際局勢劇烈變動,在此背景下,「分清別濁」成為救劫的根本方法。三期主宰明確指出:「去私心,存天理,分清別濁,以定乾坤」,顯示這不僅是個人修養,更是影響整體劫運的關鍵。

  先天斗姥大聖元君揭示:「大宇宙小宇宙同步運化…為澄清宇宙,須搶救三期」。這要求無形運化有形,「天、地、人」三才同步啟運,向善凝聚,團結共生共榮。彌勒古佛在上元龍華會啟建日指出:立判正邪,道魔並闡,違反教則者「立判分曉,定其前途」,通過「行善積德作善降祥」重建天地正氣。無始古佛強調:「天清地寧,分清別濁,天人相依,天人相配」。實現途徑包括:縮短天人距離,每日實踐「天人親和」生活中體現「道不可須臾離也」。

  當今世亂時危我們要建立早晚反省制度,持誦經典提升熱準,落實「五門功課」修持。關注氣候變遷、糧食危機等議題,推動「人心淨化」相關活動,參與宗教大同對話。面對劫運「不違自然,不悖因果」,保持「向自已奮鬥,不斷超越」的精神態度,實踐「性命雙修」的完整道路。當前的全球危機實為轉化的契機,唯有通過堅定的「分清別濁」實踐,才能「走出一條新的康莊大道」,最終實現「天清地寧,象召景春」的理想境界,彰顯「人心淨化即宇宙淨化」的修行真諦。

  綜觀人間奮鬥力量不足,在無形的運化下,劫運由「春劫」轉為「春期」。現今全球天災人禍,氣候變遷,時聞熱浪、旱災、暴雨、洪水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;此外,受地緣政治的影響,國際間緊張對立的情勢不斷升高,在在顯示行劫力量不斷加劇。天帝教為拯救浩劫應運而生,同奮當力行三奮,發揮救劫使者天命,迴天轉運,化延災劫。本屆研討會廣邀學者專家及同奮,面對當前情勢,針對本屆之主題及子題提出論文,期能共同研討交換意見,提出心得與建言。

貳、 會議主題與子題

(一)主題:「分清別濁明志,向己奮鬥礪行
(二)子題:
  一、善的認知
  二、清心寡欲
  三、永持三奮
  四、氣候變遷
  五、糧食危機
  六、第三神論
  七、心物一元二用
  八、學道則儀
  九、獨居之儀
  十、三皈三乘
  十一、五門功課
  十二、性命雙修
  十三、天人文化
  十四、天人親和
  十五、天人合一
  十六、天人炁功

參、 徵稿注意事項

論文格式及投稿相關規定請參考附件檔案,或參考天人研究總院網站資訊(https://academy.tienti.org/)。

肆、 重要日程

論文題目回函:2025年10月03日
論文截止日期:2025年11月02日
聯合審稿日期:2025年11月16日
研討會日期:2025年12月12日至12月14日(星期五、六、日)

伍、研討會地點與時間

地點:天帝教天安太和道場 (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口1~10號)
時間:2022年12月12日至12月14日

陸、主辦單位

主辦單位:天帝教天人研究總院
聯絡人:天帝教天人研究總院 秘書處秘書 毛大慧 ( ddaahheee@gmail.com

相關檔案: